关注语用,促课堂教学高效化
-----记清水亭学校小学部英语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9/6 7:34:32 作者:杨菁馨 浏览量:1874次
关注语用,促课堂教学高效化
-----记清水亭学校小学部英语教研活动
9月4日---新学期伊始,清水亭学校小学部英语教研组举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六年级部张婷婷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品化的常态式”研讨课,她从旧知入手,以 “ telling a story” 为线索引入storytime的教学,简洁明了地切入主题。在课文教学中,她从人物形象入手,以人物活动为线,带领孩子梳理故事脉络,并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有效地复述整个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真实有效的语言互动。学生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沉浸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交流中。
随后,全体英语组教师齐聚会议室,畅所欲言,在彼此毫无保留地分享、质疑、解答中提炼了本节课的优点和亮点,提出了改进意见。老师们一致认为: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彰显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互动中,掌握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又进行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英语教研组以“关注学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教研主线,通过专题学习、品课评课,共同研修、分享智慧,以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听课反思
王蓉凤
2017年9月3日,开学伊始就听了一节收获颇丰的课,张婷婷老师讲课时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可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小组加分促学习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张婷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这节课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学生们和老师配合的不是很融洽,新的老师新的学生新的学期,彼此之间不熟悉,学生对老师的课堂用语不习惯,老师对学生了解不足,因此感觉学生参与得不是很积极。还好,张婷婷老师很有经验,利用小组加分的形式,调动学生了积极性,课堂氛围较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效果非常好。所以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无论是从上课技巧还是老师的自身素质来讲,张婷婷老师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张婷婷老师这节课的构思,她打破一般从story time到cartoon time 的教学模式,而是先cartoon time的教学,为story time 的教学做铺垫,扫去过去式的重难点教学这个雷区,减轻story time教学难度,使学生学起来较轻松。另外从cartoon tome到story time的引入过渡巧妙,开门见山。并且设计了多种任务来完成文本的学习。由难到易,逐步深入,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学得那么累,而且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在让学生复述文本的活动中得以体现。
听课中我发现张婷婷老师巧妙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种方式很适合本文,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复述这个好方法值得我们共同借鉴。但是,我个人觉得思维导图的板书有些欠缺,部分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本时出现混乱。如若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加以区分不同的文本段落,我想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次听课,让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英语课?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The king’s new clothes> 听课感悟与小结
夏昕
本周一(9.4)下午第一节听了张婷婷老师的一节英语公开课。张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素养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深有体会。让我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深有启发!
< The king’s new clothes > 这篇小故事,在教学中主要有三个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日常用语和句型:long long ago, one day…..
2、 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写词汇:clever,foolish,show,magic,point,laugh 以及他们的过去时态等。
二、 技能目标:
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自如的运用所学的句型拓展,并学会复述故事内容。
三、 情感目标:
树立公平正义,敢于大胆说真话,不阿谀奉承的好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张老师首先用了cartoon time 里的小人物,引入到本课需要将小故事,从而学习long long ago 这个词组。紧接着让同学们看< The king’s new clothes > 这篇小故事的movie,让学生们了解本课故事的一个大致内容。随即提问:Who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让学生回顾视频中的人物,脱口而出说出答案。紧接着通过判断题,让学生对本课有个大致的分析。在此题中学习单词的过去式:cheated, flattered, honest 。
既然出现单词过去式,当然接下来学习的重点就是the past tense 。通过圈题来掌握要点。
再者,张老师问了一系列关于小故事的问题,并用图解,进一步分析文章,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跟读课文并指出错误所在。
此时分组朗读,让孩子扮演角色。使文章生动有趣,不枯燥,让故事更有戏剧性。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喜欢这个故事,爱上表演,爱上英语。既然会表演了,那文章填空就没有问题,知识的掌握环环相套,紧紧相连。
最后让本文的情感得到升华,一句: “Who do you want to be?” 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异口同声的回答:”Be honest rather than clever!” 也使得本课圆满结束。
张老师的讲课富有情感,授课之中带有技巧,使得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本课知识。在课堂上采用小组pk的方式,让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使课堂氛围一度高涨。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我要向张老师学习,学习她的专业素养,学习她的授课技巧。今后之路,任重而道远。望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中,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