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教科研和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1/31 14:27:02 作者:吕长春 浏览量:1916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清水亭学校2017年度
教科研与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2017年度是“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期,学校教科室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科研模式”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个性化课堂建设与教师教科研建设”为中心,以精品课题研究、校本课程探究、优秀科研团队组织为立足点,以附中本部为基地,有效开展“融入式”教科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踊跃参赛,科研之花竞相绽放。
本学期,教科室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区教科室组织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管理论文、行知杯、教海探航、“师陶”杯教育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动员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
本年度我校共有33篇教师论文发表在各类杂志,有48篇教师论文或案例获奖,有21项个人课题结题,有14人参加省蓝天杯赛课、市乡村联盟赛课、区领航杯和学陶杯赛课获奖,其中小学部陈真老师代表江宁区参加在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三届“蓝天杯”小学英语学科会课观摩暨学术交流活动中夺得一等奖。熊成慧老师获得区数学领航杯一等奖,黄达宇、陈真、谢晓嗣老师获得区学陶杯赛课一等奖。
二、部门合作,开展研修,校本培训扎实有效。
1.组织开展多次师德培训活动。组织了感动清水亭人物颁奖活动和遇见最美的教育风景读后感评审活动,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弘扬正能量。
2.组织开展多次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培训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分别组织了实小语文团队培训活动、数学组参加附中分校培训活动、初中英语学科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市小学数学联片教研活动、市小学英语联片教研活动、初中历史考前复习专题培训、坚持课改提升绿色质量培训、市新优质初中创建培训、微视频和平板使用培训、数学探究活动室使用培训等。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3.组织开展多次班主任培训活动。中小学部每月组织1次班主任例会暨沙龙研讨活动,开展了成长脚印规范填写、特殊学生的沟通艺术、班队会课教学等专题培训,有力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组织开展多次青年教师发展班的培训活动。组织新教师集中三天的上岗前培训活动:走进附中,感受做得大事、嚼得苦根的附中文化,聆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培训。着力推进“青蓝工程”,组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活动。组织了青年教师三字一画比赛、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安排参加国家成功计划培训活动、省陶研共同体研讨活动、市千课万人培训活动、市乡村联盟活动、徐斌与无痕教育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市乡村联盟等活动。
5.各学科教研组积极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小学教务处分部召开两组组长培训会。各学科制订并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各备课组开展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和推磨上课活动。各教研组组织了关于习作教学的研讨、基于文体的阅读教学研究、少教多学等专题研究活动。
6.组织开展教师网络培训活动,组织教师集中参加网络师德培训活动、安全培训活动、课程培训活动等,很多教师的网络课时培训超过50课时。
全年有多次培训活动在区教育信息网站媒体宣传报道,分别是:初中英语“送教下乡”活动、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专家指导活动、小学数学联片教研活动、入职满五年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考核活动。学校校本培训被区认定为最高的36课时,全校以100%的合格率通过区继续教育验证工作。
三、立足课堂,科研引领,教学改革轰轰烈烈。
教与研密不可分,教科研的最终落脚点应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为此,本学期我们紧密围绕课程改革,在原有基础上深化小学“快乐自主”课堂、初中“学教做”生活课堂,构建“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通过顶层设计,开展中小学课改活动,促使校本教研从有效走向高效。
本年度我校朱孟水主任主持的《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薄弱初中数学教学校本策略研究》课题立项为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由丁芳芳、张荣霞老师主持的青年教师专项课题《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指导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获得区级立项。王朝阳校长和吕长春主任主持的《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九年一贯制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校本探索》课题正积极申报省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我们召开了课题领导小组会议,统一了思想,成立了教科研核心团队。制订了少教多学课堂的“六要六不要”、小组合作制操作手册等材料,在课堂中引进新思路新方法,开展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校本策略与方法研究,力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引导教师且行且思“为什么教”(教学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问题,解决好让学生想学(学习动力)、会学(学习能力)、坚持学(学习毅力)的目标。
本年度4月25日我校组织了南京市小学英语联片教学研讨活动,我校的秦晓玮老师、高淳区淳溪小学吕凌燕老师以及溧水区实验小学任云三位老师分别就译林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不同板块进行了教学展示。江宁实验小学徐玲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徐玲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的关注语用、关注生成的课堂教学处理。区教研员徐全根老师对整个活动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尤其对清水亭学校六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自信展示和精彩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
5月4日南京市浦口、栖霞、江宁三区“新优质初中”数学联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南京市数学学科教研员王红兵老师及三区数学教研员亲临指导。我校朱孟水、浦口区沿江中学谢海燕两老师先后执教《锐角三角函数》单元复习课。南京市数学教研员王红兵老师以自已听课的想法和感受与大家作了分享。
10月20日江宁区教科室根据清水亭学校开展研究的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薄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特组织新优质初中创建学校科研送教”暨初中横溪教科研片、江宁区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共计八十多名专家教师到我校参加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校的谷丰老师和江宁分校的姜红老师开设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同课异构”的“少教多学”数学示范课。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何炳均和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特级教师吴广成作精彩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都遵循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省数学特级教师黄秀汪老师为全体参会老师作了《实现八个转变,践行少教多学》的专题讲座。本次研讨活动由区教科室周华东老师主持,区教科室汪圣龙主任和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的汪忠华老师全程参与。
为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践行“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主张,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附中分校清水亭学校中学部于2017年12月15日、小学部于2018年1月3日成功举办了首届“践行‘少教多学’理念,促进儿童学习力生长”教学开放日活动。初中共开设14节公开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体育7门学科共7位外校优秀教师与我校骨干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研讨活动。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王红兵等多位学科专家和江宁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吸引了约40所学校,市区200余名教师到我校参加活动。听课结束后,各学科在江宁区教研室教研员组织下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江宁区教研室领导、教研员和学科专家对我校组织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小学部邀请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科学、音乐、体育8个学科12位兄弟学校教师与我校24位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各学科教研员及学科专家对每节课做了细致而精彩的点评。
我校中小学部首届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南京市教科所、江宁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我校会继续从“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视角研究课堂教学,让少教多学诗意的绽放在课堂改革中,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学风建设与学法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鼓励阅读,促进学习,“学习型校园”初步成型。
为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造学习型的教师群体,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赠送给每位老师《遇见教育最美的风景》等书,共收到中小学教师读后感97篇,经评委严格的匿名评审,评选出等一等奖 26 篇,二等奖 31 篇,三等奖 40 篇。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菜单培训不够。按上级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每学期必须要有校级教师的菜单讲座、区级邀请的菜单讲座各1次,并进行教师全员培训。
2.获奖数量不多。今后要动员教师人人参赛,40周岁以下教师、骨干教师、两组组长、党员必交,保证参赛篇数。组织人员对教师的参赛论文进行指导,提升参赛论文质量。
3.教与研结合不紧。各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围绕学校集体课题制定研究专题,结合专题开展校本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品质,促进教师的深度反思,真正转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力,促进全校质量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2018、1、31
1

